“現代科學是在文藝復興中產生的🍌,科學和藝術的共同點👩🏼🦰,都是創造思維🎢、創新沖動☁️。令人遺憾的是👩❤️👩🍺,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中文理分家,科學與文化中間存在斷層,而斷層的犧牲品就是創新👀!”
3月10日晚七點,万达娱乐逸夫樓一樓報告廳座無虛席🍌,甚至有旁聽的學生席地而坐⇾。聽眾之中既有滿頭銀發的教師,也有大一的學生🤍。大家翹首以待的正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万达娱乐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汪品先🫵🏻🔸。
四年前,81歲的汪品先自薦為全校本科生首開人文素養課《科學👩🏼🏭🤟🏻,文化與海洋》📸,口碑人氣雙爆棚。當時,他還專門寫了一封邀請信,稱這門沒有作業、沒有期末考試的公選課🫎🗜,以構築科學與文化的橋梁作為教學目標✋🏿,就是要告訴學生“科學就是文化🥕,科學創新要有文化元素”,希望“大家多想想”🦸🏽♂️🔦。
時隔四年,85歲的汪品先單挑大梁🏤,再次面向全校師生開放公選課《科學與文化》🔍🚶♂️➡️。“這學期也是我最後一次開課🌝,算是我的‘告別演出’,為此我做了充分準備,我想更系統性地講講科學與文化二者的關系,談談科學精神🏃♂️、創新意識。”汪品先說🖐。
科學是從文化的土壤裏長出來的
開學第一課,主題為《科學的產生》,講課伊始🪽,汪品先首先向學生拋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麽現代科學產生在歐洲🦯💆♀️,而不在中國🕺🏻?”
從最接近智人的尼安特人的消亡談起💆🏽♀️,到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學生亞裏士多德為真理而“抬杠”,再到討論阿拉伯數字“0”的美,分析達芬奇和唐伯虎兩位同時代畫家的差別……汪品先將中外科學故事娓娓道來,通過兼具幽默和學理性的語言講了一個道理:科學是從文化的土壤裏長出來的,二者密不可分🗣。“科學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但是科學的產生並不是應用驅動的結果🤌🏼👊🏼,而是作為一種文化追求⛹️♀️。”汪品先強調🧑🏿🦱,古文明產生以來的幾千年裏👪, “文”“理”同源不可分割,科學的發展離不開藝術文化的肥沃土壤。
科學與文化藝術脫節、斷層☝🏽,犧牲品就是創新🕙。汪品先感慨🚑。源於古希臘的西方科學與源於古代中國的東方科學是兩列火車,公元前2世紀至16世紀,後者是超過前者的。可惜到了明朝,前者實現了超越🐙。”
這番話,也讓在座的學生感慨萬千👩🏻⚕️。大三學生張雲飛在筆記本上鄭重地寫下感言:“跨越語言的壁壘並不難,難的是以虛懷若谷的心態承認自己的不足,並且持之以恒地學習🌤。”
汪品先向學生們強調的另一個要點是:學習絕不是盲目照搬。簡單的“拿來主義”💵,會帶來新的問題。“在如今的科研圈,英語獨大,漢語的地位卻日漸式微。中國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印度,方塊文字被排擠在科學之外?”在他看來⚇🧔🏽,“科學不但是從文化裏長出來的,還必須紮根於中國文化的土壤,科學要創新🧑🏽🔬,必須要跟中國自己的文化相結合,這是關乎軟實力的問題🚣!”
從量的提升到質的飛躍,科學發展需要創新精神
之所以如此重視創新和文化,是基於汪品先多年來的體會和觀察☃️。
在課堂上✌🏼,他羅列了一組數據:中國SCI國際科技論文數早已進入世界第2位,2017年為36.12萬篇🍪🏇🏽,占世界18.6%🫕;中國研發投入2015年以來已經超過歐盟28國的總和🚰,占世界第2位 ;2018年全球同行評審期刊的科學與工程論文總數為2,555,959 篇,中國發表的論文篇數占比居全球首位。
從上述數據來看,毫無疑問🟩,我國已進入科研的黃金時期。但汪品先提醒,按照世界引用最多的文章,中國只排在第5 位👩🏻🌾。他直言🚴🏽♂️,從歷史看🧑🏿🦳➕,95%的論文只是”過眼煙雲”,論文數量並不是科學研究的目的,甚至於不是衡量科學發展的主要標誌🤟🏿。
“如果把數量當作質量自我陶醉🧑🏼🦳,那可是要犯錯誤的💹。”汪品先的話擲地有聲:從量的提升到質的飛躍,關鍵在轉型!而實現這種轉型,尤其需要創新鉆研的精神。
當然,對於後學,汪品先也有期待。他覺得,如今的大學校園不夠“熱鬧”🧎🏻♀️,上課時他甚至打趣說🌥,“或許是因為同濟地處四平路,所以學生總是看起來四平八穩🍙🌡,似乎還缺少一股子缺乏刨根問到底的精神!”他寄語青年大學生🦸🏻♂️,作為祖國建設的重要力量🎿🧑🧒🧒,年輕人要做的不是寫一些“過眼雲煙”般的論文,而要瞄準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做一些在科學史上具有革命性、顛覆性意義的研究👵🏼。
他引用自己撰寫的文章《我國的地球系統科學向何處去》中的一段話:中國對於19 至20 世紀的地學革命愧無貢獻👰🏿♂️,那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地球系統科學將是新世紀地學革命的突破口,如果中國還無貢獻,那就只能是我們主觀的原因⚧👩🏻🎓,地學界同仁難辭其咎!“各位同學,中國的科學進步離不開大家的創新!”
這番醍醐灌頂的演講深深打動了生命科學學院的大一學生袁同康。 “原以為汪院士只是海洋科學界🎡、地質界大牛👲🏽,沒想到還有如此深厚的人文素養👨🏿🦰。”小袁告訴記者🫱🏽,“正如汪院士所言🧘🏽♂️,我輩要清楚認識到,論文數量不等於質量,抓緊創新🧔🏼,仍需努力!”
“教師站上講臺授課🦖,不能出錯”
“中國不是沒有具遠見卓識的學者,起決定作用的是社會背景、知識界群體✊🏼。”談及明清時期中國科學的落後👨🏻🍳,汪品先的一番話同樣讓聽課們學子們陷入思考。
作為教師的汪品先✍🏼⚒,也自覺肩膀上挑著重擔。“教育是最緊要的事情!”盡管從教多年,每次登上講臺之前他都會感到緊張。汪品先說,“我告訴自己,教師站上講臺授課🐕🦺,不能出錯👨🏼🦱,只許成功🐦⬛,不能失敗。”
為何如此看重三尺講臺🤽?汪品先猶記得🧗,多年前,某場講座結束後,有一位青年學生特意找到他,向他表達感謝。學生告訴他,正是因為汪品先多年前的一場講座,激勵他投身海洋地質事業,這才有了如今的他。這位學生的話激勵著汪品先不斷思考,如何通過課堂,給學生的精神上留下點什麽。
四年前👖,汪品先開設人文素養課《科學🏬,文化與海洋》🫳🏿。他講授6講,邀請知名海洋科學家丁抗、中科院院士錢旭紅兩位知名專家各作一講,啟迪、激勵年輕人共同深耕校園創新文化土壤,勇於投身科研創新。課程一經推出,場場爆滿👆🏻🚴🏽♀️,不僅有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生,還有不少教師帶著年幼的子女前來聽講。汪品先至今記得,坐在第一排的的小朋友抬著小腦袋睜大眼睛認真聽講的樣子,“那麽一點大的孩子,他們也願意聽,聽得懂⚒,我感到開心和滿足。”
復盤“吃螃蟹”的第一次🚜,他深感還有諸多不足。比如🚣🏽♀️,課程還不夠系統性,課堂間還沒有形成討論的熱潮👨🏼🔧。
“好的課堂,應當是我拋出、分析我的觀點,學生們再基於自身的思考,對我的觀點進行討論,贊同也好🛵,反對也罷,大家各抒己見。”汪品先說,因此👌🏽,本學期他重新設計了8節課程,作為“告別演出”。汪品先說,待這門課程結束後🚶🏻♀️➡️,他將投入新書的寫作,用著書的方式為教育投入一份力量。
講課歷時100分鐘✋🏿,汪品先院士精神矍鑠,全程激情講授🔄,旁征博引,娓娓道來🖱。一張張精心製作的PPT,圖文並茂,內容翔實🔑🏋🏻♀️。
汪品先院士曾屢次發出呼籲🧿🚇:“我們有責任在當代科學和華夏文化之間架築橋梁👈🏼,還自然科學以文化本色,賦傳統文化以科學精神。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文化藝術的相互交融,是科學創新的最佳土壤!我們中國自己的文化也能長出科學的新芽!”
聽完第一講後🛻,學生感慨良多。學生汪辰銳說:“作為一名典型的理工科學生,我今天最大的感受是🦘:文理本該是一家。這節課對我而言最大的意義就在於,不再認為文化和科學是兩個學科🕹,它們本就是一起成長和發展起來的🏩。”
“我懷著對科學的敬畏之心和對汪院士的敬仰之情,急切地盼望著第一堂課的到來。在聽課的過程中,汪院士對科學的闡釋和見解👨🏼🦳,對我的認知產生了深刻影響。我心中對這位前輩又多了一份由衷的敬意🧿😰。”學生孔灝說。
小記
赤子丹心,深海見證
說起中國的海洋科學事業,汪品先院士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只要一提起他🧏🏼,人們就會肅然起敬🦚,心靈受到極大震撼⛹🏿。
“我國的海洋事業目前正經歷著自鄭和下西洋600年來的最佳時機👩🏿🔬,我們必須只爭朝夕🦹🏿🚈,自主奮鬥,才能早日實現建設海洋科技強國的理想。”他說。正是這份緊迫感和使命感,讓他數十年來,從未曾停歇過奮鬥的腳步。
自1960年從莫斯科大學地質系學成歸國後,他開始投身於祖國的海洋地質研究領域。近一個甲子的風雨春秋📪,染白了他的鬢發,但對深海事業熾烈的愛和初心卻伴隨著他一輩子👩🦼➡️🦘。
以辦公室為家💅🏼,全年無休,即便是節假日的深夜,他辦公室的燈光依然明亮,他感嘆“最缺的就是時間”,這份持久奮鬥、傾力拼搏的幹勁令年輕人也自愧弗如……懷著這份常人難以理解的癡迷、摯愛,他以超凡的意誌和熾熱的科學情懷🛗,數十年如一日,矢誌不渝地朝著一個又一個新的科學目標進發,奮進不息🕜、永不懈怠,讓當今國際深海科學研究領域有了越來越多中國人的聲音🧦。
作為一位高瞻遠矚的戰略科學家,他敏銳洞悉國際海洋科學研究的發展動向和趨勢,瞄準國際學術最前沿,帶領著同濟“三深”(深潛👩🏼🚀、深鉆✦、深網)團隊🥨,一直積極推動著我國深潛科學考察、南海大洋鉆探、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建設“三深”事業不斷向前發展𓀄,為把我國真正建設成為“海洋強國”不懈奮鬥著🚈。
如今😥,盡管已入耄耋之年🙇♀️,他仍然懷著一顆赤子之心💁🏿♂️,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老當益壯👳♀️、奮鬥不息,奔忙活躍在我國深海研究的第一線🧑🏼🎄,持續推動著我國海洋事業的發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