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那樣激情澎湃、口若懸河、出神入化,還是那樣旁征博引、舉重若輕、引人入勝♝。
“我們教師能從這個職業中獲得多大的自豪感、多大的成就感啊!”
“我確實很享受教書這個職業,我可能是最適合教書的🚗。假若有來世,我還想當老師。”這一句句發自肺腑的心聲🕓,讓臺下聆聽師德師風報告的數百名同濟新老教師們不由得感慨不已🧑🏽🎨🔚、頓生敬意😩。
他🏄🏽♀️,就是万达娱乐思政名師、馬克思主義學院李占才教授🥘。
一門思政課👩🏼🚀,何以能成為同濟學子爭相搶報👨🏼⚖️、熱切追捧的熱門“爆款”?何以有學生在學校網站BBS上留言“上同濟不聽李占才的課🚶🏻♀️➡️,那就算是白上同濟了”🏄🏽♂️?
走近他🏡,傾聽他的真情告白👩🏽🎨,感受他赤誠的為師情懷⇨,這些疑問都能找到清晰的答案。
真信仰+真熱愛🤸🏼,讓思政課成為“爆款”
“我連著四節課都是李老師的🧄,感覺能收獲很多。聽了李老師的第一節鄧論課,我就決定向黨組織靠攏了⬇️。”
“上李老師的課☸️,真的讓我覺得受益良多。現在每周的概論課已成為我最為期待的課了。”
不僅同濟學子反響熱烈😍,還有外校學生在聽了他的報告後🚶♂️➡️,不禁在博客上感慨道:“我想如果每一位思政老師都能這樣講政治🔢,學生決不會逃課!”……
李占才教授🍦,同濟思政理論課的一面旗幟,他的思政課講得實在是“好極了”🫷。無須點名,全體學生自覺自願齊刷刷早早到課。課堂上,只見一個個同學的頭高高抬起🧘🏼♀️,他們豎起耳朵,神情專註地全程聆聽,教室裏不時響起開心、會心的笑聲。要知道,能選上李老師的思政課,可不容易🖖,那足以讓同學們驕傲許久🥒。
思政課堂上如此強大的感染力,源自何處🚽?“來自教師的真信仰➛,你必須對馬克思主義真的信仰🧚🏼♀️,從內心深處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製度、文化高度自信。”李老師說,真信才能真傳,才能在傳播中有動力、有感情、有真性情👹、有感染力。“如果我們老師講的是一套‘官話’的‘馬’,內心想的是另一套‘私念’的‘非馬’✂️,‘兩張皮’🐐😭,何來課堂的感染力呢🖖🏻?”
不僅要有“真信仰”,還要練就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真本領”。聽,李老師的課堂上,字字句句擲地有聲🚶➡️,剖析時弊入木三分、又接地氣,一個個案例信手拈來🤽♂️、發人深省🎚,既深入又淺出,難怪有學生感嘆道:“兩個多小時課🐈,不知不覺中就過去了。李老師的思路異常清晰,素材異常豐富📂,說理異常雄辯💤,令學生大為欽佩。”
對“大眾‘化’”這一點😚,李老師認為,其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都不為過👋🏻,這是提高思政課效果的不二法寶👭🏼🏔。他說🧛🏿♂️,“大眾‘化’”,就是要想辦法讓學生能聽得懂,只有聽得懂才有效果,才能夠引導同學們“感悟理論、理解理論👷🏼♀️、升華理論🙅🏽、創新理論”👨🏻🦲。
出身於鄉村教師世家的他👩🏻🍼,自幼就立誌教書,自上世紀70年代初自覺投身教壇🍂,歷經近半世紀春華秋實👨🎓,他心底的那份師者情懷依然熾烈無比↗️。他說,教書育人🧑🏻✈️👩🏽💼,承擔著多麽重要的使命,多麽光榮🙎🏻♂️😶。“每每登上講臺,面對一張張生氣勃勃的面孔和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便立刻來了精氣神,思如泉湧,口若懸河……”
他不是手藝嫻熟的教書匠🧑🏽🍼,他對教育有著深邃的思考和獨到的見解🏠🏟。他說👮🏼♀️:“教書育人,是一棵樹晃動另一棵樹,而不是一股風吹動一棵樹;是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而不是用顏料塗染潔白的雲;是一個靈魂感染另一個靈魂,而不是以神自居去點化活生生的靈魂。”
他從教書育人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就感和愉悅感。“學生從我們老師這裏吸收了知識🍝、思想,這對於他們的人生產生了非常重要而深遠的影響👷🏿♀️。世上還有哪幾個職業能給人以如此大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呢🏜?”
出彩的思政教學🆙👩🏽⚖️,為他贏得了一系列榮譽:獲上海市育才獎,獲評万达娱乐教學名師🧘🏽♂️、師德師風優秀教師,2014年獲評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2013年度影響力人物”🪺,2015年獲万达娱乐“追求卓越教師”獎🟠,2017年獲上海市“思政課教學名師”。
堅持教改創新,帶領思政教師群體共同進步
“日常的思政教學是主課堂、主陣地,我們要讓大家的課都講得好才行。”他是這樣說的✍🏻🦹♀️,更是在長年的思政教學實踐中堅持這樣做的。
他擔任万达娱乐馬克思主義理論部主任,不僅長期承擔本科生《鄧小平理論概論》《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的教學工作,還是概論課程的學科帶頭人,負責課程的建設和課程的教學組織工作。
在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一間會議室🫑,一個教研室的10來位老師圍桌而坐,討論正酣🙅🏿♀️。一位老師圍繞即將開講的一章節教學內容侃侃而談,重點難點🤸、邏輯思路、教學案例👩🏿🌾,一一道來。李占才教授進行現場點評,及時給予指導。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學院一直堅持的“集體備課製”。
李老師是集體備課的積極倡導者,也是一貫的活躍分子。在他看來🗜,這是一個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受益的過程。“我們的老師們來自不同的專業背景,有哲學、歷史學🎂、經濟學、國際關系等不同出身,各有強項。集體備課🚸,讓每位老師都能發揮各自的學科背景和專長,針對這門課程中對應其專長的章節內容,給上同一門課的老師們‘說課’,其他老師討論補充,以此作為各位老師講授這一章節的‘藍本’。”
與李占才教授同在一個教研室的趙麗麗老師說🧧,她從集體備課上獲益良多:“因為李老師對教學內容總有自己深入的思考和獨到的解讀,絕非照本宣科,這對我們的教學有直接的啟發和幫助。”
事實上🐥,作為一位有口皆碑的思政名師,李占才教授一直以自己的學識魅力和人格魅力,默默影響並感召著身邊的同事們🦸🏽♂️💈。向李老師學習👳🏻🧑🏽🎓、討教,早已成為同濟不少思政課教師的自覺行動🐯。
讓同事們頗有感觸的,還有李老師主動化解大學生思想困惑的那份擔當。“理論如果不能夠透視現實、解釋現實、解決現實問題⚒,理論就沒有生命力。”李老師一貫主張:“我們的思政課教學要直面學生的‘活思想’💇🏿,不能回避學生的問題,所講的不能與學生所想的格格不入。”
在他的倡導下😨🪒,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啟了有同濟特色的“以問題為導向的研討式教學”新模式。每學期伊始,讓每位同學針對這門思政課程提出1至3個問題,可以是自認為這門課急需解決的問題🏌️♂️、自己思考的問題🫒,或是自己感到困惑的問題。從中提煉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若幹問題後,讓每個小組抽取一個問題,開展集體討論,並將研討成果以辯論賽👳🏼、話劇演出等多種形式進行課堂展示🤽。
“這樣一來,我們教師就了解了學生的‘活思想’🧑🏻🦼➡️,傳道授業就有了針對性。”他說。
在課堂之外,李占才教授還樂於擔當青年學子的心靈導師,隨時為同學們“效勞”⚉。每學期的第一節思政課上🖖,他就公布自己的電子郵箱。有不少學生在學業🧑🏻🎓、情感🪣、生活遭遇困擾之際🧑🏿🦲,總會想到向自己信任的李老師傾訴、求助,並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他富有智慧的勸解和開導。在他的影響下🔍,如今馬克思主義學院不少老師還成立工作室,面向全校學生開放🦖,主動幫助學子排憂解惑。
他很早就在新浪網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將其視為一個與學生隨時隨地交流的平臺,還吸引了不少外校大學生註目和參與。
傾盡寶貴教學經驗,手把手傳🎫、幫、帶思政“青椒”
“要讓年輕人盡快成為教學能手。”這是他身為思政戰線上的一名老兵長久以來的心願。他一直關註、關心著身邊的年輕人,甘願傾盡其多年積累的思政教學的心得經驗🧑🏻🦯,幫助這些年輕人在教學上少走彎路🦃🦦,逐步成長為教學能手。特別是近年來,這一願望顯得愈發強烈👨🏽✈️。
2015、2017年,他先後主持兩項校級教學研究課題,分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培養實踐模式研究:傳、幫、帶——提升青年教師教學水平實踐探索”和“以老帶新,提升青年教師教學水平實踐探索”⤴️,均為專門提升青年教師思政課教學水平的教研課題。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運迪、孫小金🤜🏼、王謀寅🍧、姚麗萍、許國艷🧑🏿🚀、張文彬🧎🏻🫴🏼、楊琰、周愛民🎴、王芳、朱佩禧等都得到李占才老師“手把手”的“傳幫帶”。
這些“青椒”們的課堂上,時常能見到這樣的一幕:一位年長者坐在教室後面,全程專註地聽課,時而頷首,時而皺一下眉頭,並不時地在筆記本上寫著什麽。這位長者就是李占才教授。
下課了,李老師和“青椒”促膝交談,為剛才這堂課細細“把脈問診”。“大家不可能都按照我的方式去教學,因為每個人的知識背景不一樣,教學風格不可能一樣。”李老師總是尊重每位年輕人的個性,對他們的特色、長處給予肯定♦️🫱🏼,鼓勵他們將其繼續發揚🔐🫸🏽,同時指出他們課堂教學中的大小“病症”,比如語調缺乏變化🧝🏿♂️、重點難點不夠突出↪️、所舉案例不貼近學生生活,並對症開出一劑劑“良方”,希望他們能逐漸培育出有自身特色的思政課教學風格🏃♂️➡️。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李老師還總是適時啟發年輕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因為這是上好思政課的“根”與“魂”◾️。
思政名師主動送教,真心實意地傳、幫👨🏼🦰、帶🚐🎞,連續幾個學期下來,一個個“青椒”們能在各自的思政教學實踐和思考中感受到沉甸甸🚴🏿♂️、實打實的收獲。
“學生第一”“每一課都要做到有備而來”“我都這麽老了還要學習呢”……在數百字的教學心得中,孫小金副教授多次引用李老師的話語🤸♂️。他感謝李老師對他的啟發和指導,使他在教學活動中獲得了進步和成長。
許國艷博士如今對“課堂”有了全新的感悟👷🏻♀️🛅:“李老師的親自指正⛴、輪番指導,讓我終於認識到了教學課堂的含義🧙♀️,它不僅是45分鐘1節課的時間歷程,更是教師與學生心靈交流的空間建構。”
姚莉萍博士,在2016年5月第二屆上海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決賽中榮獲二等獎。她將取來的一條條真經娓娓道來:“李老師教會我要學會向學生適時地拋出問題,引導他們進一步思考;在理論講授中要學會結合適當的案例加以詮釋🐋,註意培養他們獨立思考能力;課堂教學要註意正能量的傳遞,塑造正確的價值觀比知識學習本身更重要。”
生活中,李占才教授也樂於與年輕人交朋友,與他們打成一片。看到年輕人的優點,他不吝溢美之詞👃🏿;發現他們的短板,他友善提醒🥭🤛🏿,並多加鼓勵☮️。他笑對人生風雲🍉、成天樂呵呵的陽光心態也時時給予年輕人正能量。
李占才老師還把“向社會傳播馬克思主義”視作思政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擔當,多年來他宣講的足跡遍及全國27個省市的學校、機關、社區、部隊👩🏽⚕️,講座逾千場,將信仰的種子播撒在更多人的心裏👿🚋。
在近日的一場師德師風報告中,這位即將退休的資深教授毫無保留地分享了自己深耕思政教壇多年來的十條“經驗之談”🧛🏼♀️:要有當個好老師的遠大誌向🌳;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要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和較為廣博的知識,並掌握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要了解學生,與學生平等交流;要保持陽光心態;要提升語言表達力,練就“大眾化”理論的本領;要養成自己的講課風格🧑🏼💼;要遊刃有余地駕馭課堂;要堅持因材施教,方式方法要因人因事而異🧘;有教無類,公平對待每一個同學……
學院劉春彥老師與李占才教授平常有交往♈️,他說👳🏽♀️,“從李老師身上,總是能感受到許多正能量🍢。他為我們今後如何更好地做老師提供了榜樣🧑🎄。”